刊名: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主办:山东女子学院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ISSN:1008-6838
CN:37-1477/D
影响因子:0.257778
被引频次:8389
期刊分类:高等教育
教育学院董旭花教授联合幼儿园一线专家,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派”风格出版了10余部著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幼儿园区域活动68问》《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先后于2020年、2021年被推荐为“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暑期阅读书目”,受到了较高的评价。由傅晨、董吉贺教授等出版的《蒙台梭利感觉训练教具操作》《蒙台梭利实际生活练习教具操作》《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操作》《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教具操作》,是国内第一套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丛书,打破了蒙台梭利教法被培训企业垄断的僵局,对推进蒙台梭利教法的普及和科学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丛书受到中国教育学会的推荐,于2019年荣获第40届“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
凭借日益增强的师资力量和研究队伍,教育学院教师在社会舞台上发挥着更广泛的作用。近年来,服务于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教育学院教师牵头和参与了《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幼小衔接指导手册》等多个文件的研制和起草工作。其中,由王录平博士牵头研制起草的《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是我省第一个地方性学前教育法规,对推进我省学前教育依法治理起到积极作用,被评为2019年山东教育十件大事之一,为国家学前教育立法积累了鲜活素材。另外,教育学院教师有1人担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人担任山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5人入选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2人入选山东省幼小衔接指导专家团队,在山东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也逐步成为为山东省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智库。
为推进教育学院学术交流,搭建同社会对话的平台。教育学院于2018年初创立了“北大山教育论坛”,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重点围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研讨。到目前为止,已举办83场,在全省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综合性支撑作用,成为教育学院一张亮丽的名片。
服务“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打造了志愿奉献教育的学院文化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学院文化建设方面,教育学院重视师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爱心传递爱心。近年来,教育学院有众多的老师和学生志愿服务于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在2020年疫情肆虐期间,董吉贺教授和陈晓燕副教授参加了省四进工作组组织的教育宣讲活动,通过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家长,开展了两场有针对性的讲座,参与人数达260万余人,对解决疫情期间暴露的家庭教育、亲子冲突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上述两位教师还参与了山东省文明实践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在枣庄、济宁、菏泽等地深入农村、社区,针对家庭教育问题和儿童发展问题向家长们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学院多次为我校第一书记驻地组织了义务活动,董旭花教授、刘源副教授等为当地幼儿园园长、教师多次送去讲座,助力乡村幼儿园发展。特别是徐伟教授,长年义务服务山东省实验幼儿园,建立润禾家长工作室,无偿做家园共育工作,在省实验幼儿园成立115周年之际,被授予“专业奉献奖”,同时,她还是“山东省十大师德标兵”的获得者。
教育学院的学生也积极用自身所学服务社会。“青春筑梦·翼起飞翔”志愿服务项目实施11年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8个,青春的足迹踏遍菏泽、泰安、聊城、济南等5个地市的20余个县区,面向2所基层小学和3所幼儿园2000余名儿童开展支教活动。“爱之翼”服务团先后获评全国社会实践百强团队,团中央优秀实践团、全国“千校千项”好项目,获评省级以上实践奖项40余项。
上述这些都在创造着女院故事,传播女院精神,甚至成了学校品牌服务。因为教育学院杰出的社会服务工作,2021年3月,女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乡村行项目,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14家单位联合评选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服务“特色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了幼儿园教师培训服务品牌
自2011年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以来,教育学院积极服务于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发展,不断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在幼儿园教师培训方面已经形成显著的品牌效应,受到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认可。
文章来源:《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dnzxyxb.cn/zonghexinwen/2021/1208/631.html